稳操胜券配资
尽管中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可目前特朗普的主攻方向却转向了欧盟等盟国和俄罗斯身上。对欧盟就是逼其进行关税妥协,对俄罗斯就是迫其屈从于美国战略,不然的话就只能利用战争和制裁“削弱”俄罗斯。如此一来,未来的世界秩序重构的竞争,实际上就成为了中美竞争,或形成“两极共治”。尽管中国的宗旨是建立多极世界,可拗不过美国,也只能是顺其自然。
拜登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在进入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时代,而中国则是美国最强大的对手。
可以说,这个战略判断是相当准确的。俄罗斯虽然军事实力强大,又拥有最多的“核弹”,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实力也不强,加上战争的消耗与牵制,想与中美平起平坐实在是勉为其难。
美国表面上声称目前是重构世界秩序的“大国竞争”时代,可实际上奉行的还是霸权政策,梦想的还是永久性独霸世界。所谓的“大国竞争”,实际上就是打压中俄欧等大国的战略。
拜登政府强力拱火乌克兰战争之初,说得非常明白,就是要通过战争的消耗与严厉的制裁“削弱”俄罗斯,也就是先打掉一个重构世界秩序的强劲对手。
同时,利用乌克兰战争引爆欧洲安全危机,或者说制造俄罗斯威胁,一可以消耗欧洲的实力,二可以增强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实际上就是要加强对欧洲的控制。
因为近年来欧洲一直力主建立多极世界格局,一直想摆脱美国控制“独立成极”。实际上,拱火乌克兰战争这也是一个间接打压遏制欧洲的战略。
而欧洲和俄罗斯,恰恰是世界上除中国之外“最具实力和意愿”挑战美国霸权秩序的国家和联盟。遏制住这两大经济体,中国也就更容易“对付”一些。
如果不能在大国竞争中战胜中国,那就与中国“两极共存”,也就是打造中美关系“合作竞争对抗”三分法的共存模式。
这就是说,任何国家或联盟体,如果表达出了独立成极的愿望,就必然要受到美国的打压。欧盟这个美国最大的盟友同样如此。这也是拜登一上台就力推建立新的自由世界联盟的重要原因。因此说,建立多极世界格局实际上就是一个战略陷阱,想独立成极的国家或联盟必然要倒霉。
特朗普再一次就职美国总统,尽管放弃了拜登的全球攻略,可实际上战略目标并没有变。
“美国优先/第一”,实际上就是美国独霸世界。正是由于自奥巴马时期开始,欧盟就主张建立多极世界格局,也或者说在战略上一直与美国保持距离,或者说寻求战略自主,所以欧洲也逐渐成为了美国打压的对象。不能有效利用就打压,这是美国必做的事。
利用乌克兰战争控制欧洲的愿望显然已无法实现,利用“中国威胁论”拉欧洲对抗中国也难以如愿,特朗普就只能是通过关税或经贸战的形式打击欧洲,迫使欧洲接受“美国第一”,也就是放弃战略自主,自然也就无法独立成极了。
按常理,中国才是美国最大的对手或第一打压对象国,特朗普应当是尽量联合欧洲和其他盟友国家一道关税围攻中国才是。
尽管欧洲等盟友国家一直拒绝在中美大竞争中选边站队是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特朗普主要就是要迫使盟国为美国再次伟大服务,也就是要把盟国置于美国监管之下,实际上就是对欧盟等国总是想战略独立“有气”。
特朗普的一句“欧洲比中国更坏”,既是表达了对欧洲的强烈不满,也同时暴露了美国对欧洲的战略思维。
尽管目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无法取得成功,可毕竟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收割财富。尽管无法完全控制欧洲等盟国的经济为美国服务,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这欧洲的战略自主也好,独立成极也罢,恐怕只能是往后放一放了。
其实,特朗普力推乌克兰停战,实际上也有“坑杀”欧洲国家之意,也可以说是与关税战联动的。
在提出乌克兰停战计划之初,特朗普就明确地把欧洲排除在谈判桌之外,实际上就是不给欧洲独立自主的机会。
特朗普很清楚,如果推动停战成功,俄欧的关系也不会好转。乌克兰战争使俄欧的敌意增浓是难以消除的,关键是欧洲对俄罗斯的强势复兴有先天性的恐惧。
欧洲在乌克兰停战问题上一直与美国战略不一致,这也是推动停战不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欧洲誓要支持乌克兰血战到底,而俄罗斯又拒不接受美国的停火方案,那特朗普就只能是改变策略了。
特朗普提出要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甚至是远程攻击性武器,并要北约买单,同时还威胁俄罗斯不达成停战协议就严厉制裁,这又是一箭双雕之计。
这符合了欧洲削弱拖垮俄罗斯的战略设想,支付费用也应当是在情理之中。如果不支付,那就别怪美国不顾盟友情谊了。重要的是,美国没有直接向乌提供重武器,一旦战争外溢,美国要么可以及时抽身,要么利用欧洲大战获利,这就类似于一战时期的情况了。
其实,所谓的严厉制裁,对于俄罗斯来说根本不是威胁。那么多的制裁还没有解除,这关税制裁显然是丝毫作用不起,而真的是以关税惩罚替代此前的严厉制裁或贸易禁运,那反而对俄有益了。
很显然,特朗普这一针对俄罗斯的所谓重大声明,实际上是在将欧洲的军,也是意在割欧洲的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显然是准备强化通过战争同时削弱欧洲和俄罗斯。
尽管俄总统普京最新的表态是“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可以结束2022年开始的事情,并达到俄罗斯所要求的结果”,可俄目前的处境摆在那里,在战争的消耗与严厉的制裁下,俄是不可能持久地打下去。持久打下去的结果,就是消耗掉这20年来的所有努力。
也因此,普京以一句“希望俄军不必动用核武器”来进行威慑了,这恰恰表明了俄的无奈。
普京说:“他们想激怒我们,让我们犯错。至今没有必要使用这些武器……我希望没有必要用到它们。”
这话一点也没有错。人们都说只要俄动用核弹就会引爆核大战,这种恐惧是一种误解。
只要动用核弹,英法美都不会敢“回敬”俄罗斯,而战争也肯定会立即停止。
不管谁当总统,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的底线都一定是:既不会介入到欧洲大战中去,也不会与俄罗斯展开核大战,那意味着世界的毁灭。
可战争停止了,俄罗斯恐怕也将彻底失去未来,或者说将严重地被全世界所孤立。至少俄欧就会永久性地敌对下去,俄罗斯的经济将严重衰退甚至崩溃,俄罗斯可能会再一次解体。
尽管美国轻易不会放弃打压遏制中国战略,可目标的期望值肯定是越来越低了。
一方面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突飞猛进,提质升级的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将更巨大,美国对中国就失去了高科技优势。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军事打击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新近曝光的各型武器装备,有的甚至连美国都没有。一旦中美开战,至少美军是难以在西太平洋立足了,中美也只能“隔洋对轰”。
还有就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日益加强。中国巨大的市场、中国制造的巨大能量,加上中国高端制造的不断涌现,使美国在经济科技竞争问题上失去了绝对的优势,又失去了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不管是贸易对攻,还是相互隔离,对美国的伤害都远大于中国,而中国复兴强国却是一定的。
最后就是关税战使美国进一步孤立,此时与中国展开战略对决,美国无胜算。而再拖下去若干年,那胜利的天平就会逆转,打压遏制中国战略就不得不放弃。
既然无法遏制中国复兴强国梦,那就只能是回过头来与中国寻找“共存”之道,这可以说是美国目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无法永久性独霸世界,或无法以实力地位领导世界,回过头与中国“共存”,共管共治或是最佳之选,此乃其重要课题。
对于中国来说,主旨是复兴强国。建立多极世界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全球主义。一方面是不争霸不称霸注定了中国不会主动与美国对抗;另一方面实力因素也决定了中国不会完全干预美国的全球战略。只要美国不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稳操胜券配资,中美合作与竞争就是主题,不冲突不对抗,就是中国的原则。美国为维持霸权,极力阻挠多极格局,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各国难被单一国家左右与“整合”,中国只需要顺势而为。
金港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